主要区别是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。比如课前不会预习;上课不会听课;课后不会复习。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,三天打鱼两天晒网。特别是不会总结。所有的尖子生都善于总结。如果中等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,坚持用功的话,一定能成为尖子生。我教过这样一名学生许志勇,学习成绩一直是22名左右,到高三时突然找到老师说,想学习考一本。别的老师都笑话他,上课竟睡觉,还考一本,什么也考不上。但是我信了。从此,我就开始陪着他,讲方法教记忆法,什么不会就查找就看会,他坚持每晚都学到23点左右。高考结束了,没有哪位老师想起他-----这位普通的中等生,可当考试成绩下来时,就这位普通的中等生,震动了全校,以602的成绩考入哈工大,全国重点院校。还有一名中等生,跟他是好朋友,成绩差不多,可是什么大学也没考上。为什么?就是没有考大学的野心,有那样一句话,心有多大,事业就有多大。
一、没有野心.这类学生胸无大志,过每一天都是睁开眼睛去学校,闭上眼睛睡觉。做完作业就完成了一天的学习。不会想将来成为什么人才,成就什么事业。很多中等生都属于这种类型。
二、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型。靠死记硬背学习,缺少思考和总结。这样的学生是听话的孩子,自己知道学习,完成作业。就是学习效率低,学哪一科都均衡用力,找不到自己的成绩提不上去的真正原因。我以前有一名课代表叫王磊,高一,高二时都是中等生,每听到有用的知识就记在本子上,积累了很多。可是成绩一直不理想。高三时,我说你把你记得知识重新梳理一遍,把不会的单独拿出来,找老师问明白。他做了,坚持到高考。没想到高考成绩是589分,考入重点大学。现在回想起来,正好跟我现在传播的筛选法吻合,也就是说他的学习方法对了,所以成绩就提升了。
三、没有毅力学习或者缺少计划,即使有计划也不能坚持实施的。每逢考试失利之后,都会制定学习计划,坚持熬夜。可是一个月下来就坚持不下去了,为什么呢?很简单,就是知识少时可以看明白,当知识数量累计多时,就不会学习或者感觉累了,没有人支持就会半途而废。好的家长这时候就应该陪读或者找老师陪读,等坚持到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记忆习惯之后,就可以自学了。我曾经抱着我女儿爬泰山,是晚上爬的,因为山东温度高,白天爬山容易中暑,可是当晚上九点左右时,下起了暴雨。我们根本无处躲闪,只好任由暴雨冲刷着我们疲惫的身体,女儿躺在我怀里还睡熟了,那个时候真是叫天天不应,叫地地不灵。我想退缩,可是上也是下雨,下也是下雨。我为什么下不上呢?这时候跟中等生需要的选择类似。我们就选择了上,没选择退缩。我们爬不动时就坐地上休息,累了就把身上的水还有吃的东西扔一些。到十八盘时,开始时爬十个台阶休息一会,有时爬五个台阶休息一会,实在爬不动就爬一个台阶坐下来休息一会,我终于抱着女儿爬上了泰山之巅玉皇顶。这跟学生学习坚持过程类似,学累了就做几道题休息一会或者看看别的科目转换脑筋。一味的学习一科会造成大脑疲劳。记得居里夫人就是采用交叉学习法,充分让大脑休息。
四、心理不稳定,有时要自尊时,拼命学几天。有时就随波逐流,自甘堕落
印象最深的是以前有这样一名学生,他父母奖励他学,他就拼命学,考最好时班级第二,可父母稍一放松或者奖励的奖品不吸引他就不爱学了,成绩最遭时班级30多名。所以家长很累,需要坚持想各种奖品吸引他,鼓励他学习。这属于家长方法不当,应该从小就养成的不良习惯。
五、懒惰型。很多家长都说的这孩子聪明,就是懒。指的就是这种类型。表现就是上课爱睡觉,不喜欢做题,不愿意思考。只要给这样的学生建立良好的鞭策机制,养成学习习惯,建造好的学习氛围,是一定能成才的。
(文章转自网络,因无法查询出处无法标注来源,如有侵权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)